勤学善思 务实为民——读习近平总书记《之江新语》心得体会 苏岩
- 发布日期:2017-09-08
- 浏览次数:266
勤学善思 务实为民
——读习近平总书记《之江新语》心得体会
苏 岩
在全国上下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氛围中,在全市干群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着力助推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历史节点,工会机关组织开展了这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著作的演讲交流活动。作为一名工会战线的新兵,我选择阅读的是总书记的《之江新语》。也许您会问,苏岩你为啥不选别的书呢?理由很简单,篇幅小。对于向来不擅长读书的我来说,短小的篇幅就是最大吸引力。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这一篇篇短小的文字深深地吸引、深深地震撼。《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写了232篇短论。从内容上看,《之江新语》重点聚焦经济建设、三农问题、绿色浙江、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鲜明提出了推进浙江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的正确主张,及时回答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思想性、针对性很强。从行文上看,文风清新,言之有物,与现在的微博类似,用三到五百字说明深刻的道理;同时,毫无八股气,非常接地气,给我们这些年轻干部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改文风、干事业作出了示范。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围绕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而努力奋斗。作为工会系统的机关干部,我们如何跟上时代、融入大局,充分认识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重大意义?如何发挥每一个“小我”的能量与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牢固树立与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标准和精神状态,让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美丽盘锦梦早日实现,是我近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阅读《之江新语》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指引。现将我的学习心得同大家作以汇报和分享。
一、勤学善思多读书是党员干部的人生必修课
之所以先谈读书,是因为《之江新语》让我看到习近平不仅保持了领导干部亲自动笔头的好传统,而且保持了边读书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的求真务实之风。232篇文章,平均每周一篇,这对一个肩负重任、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而言,实在难能更贵,让人敬佩,值得学习。书中一篇文章叫《多读书,修政德》,虽然是唯一一篇谈读书的,但习近平鞭策广大党员干部读书的一句话让我影响深刻:”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这也让我想起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的一幕,他谈到自己的爱好,是把阅读排在第一位,并称他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主持人后来说,他特别喜欢习近平的眼睛,因为他看到了思想的光芒。
我们常常会给自己一个不读书、懒读书的理由,其实工作繁重,琐事缠身,这都是自欺自人的理由。通过阅读《之江新语》,让自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知识结构的单一,知识储备的不足,阅读不足的本领恐慌感也会常常莫名侵袭。我们需要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不断提醒自己,将时间化零为整,坚持读书!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二、务实为民敢担当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从《之江新语》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看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宗旨的践行,多篇短论表达出他对为”官“的认识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如《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心无百姓莫为”官“》等,尤其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中则倡导,学习钱学森同志把群众口碑当作自己无上光荣的光荣感,真正能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字里行间浸透让人感动的情怀,更让人深受教益。
增强公仆意识,心里要想着老百姓的利益,决策要考虑老百姓的利益,成果要体现老百姓的利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着力助推盘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既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又要充分考虑群众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我们工会工作者而言,我们就是要为广大的干部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因为让干部职工满意才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
《之江新语》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懂得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工作的责任,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境界的要求。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工会系统的机关干部,我们要切实担当起一颗螺丝钉应有的作用,多读书、多思考,勤修内功,务实担当,努力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为我们大美盘锦加快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上一篇:
助力城市发展 实现“盘锦梦” 牛思禄
下一篇:
读《知之深爱之切》有感 韩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