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发布日期:2014-07-04
- 浏览次数:135
找准抓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落实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在工会领域和工会工作上的具体体现。
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上下功夫
人与人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和睦团结,是营造和实现其他方面和谐的根本条件。在法治的前提下,提倡谅解与宽容,化解各种内部矛盾,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时期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面对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化,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社会风险增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维权工作产生新期待。
因此,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在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上下功夫,要心里想着职工群众,眼里看到职工群众、全心全意地为职工服务。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地组织好各类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培训班、研讨会、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的方式,帮助职工解答学习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把十七大精神贯彻到职工群众中去。
另一方面是要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引领企业为社会、政治建设尽职责。各级工会将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突破口,积极配合人大、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工作;要积极推行以工资协商为重点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的作用,源头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促进广大职工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成果;切实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维护好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通过进一步完善职工维权帮扶机制,扎实开展“送温暖工程”、“助你创业行动”、“关爱农民工行动”等具体措施,来推动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一系列举措落实到广大职工中。
在充分调动、激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上下功夫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充分发动和组织工会会员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来,进一步调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各级工会要从保持和发展新时期工人阶段先进性出发,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实际,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及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要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作用和巩固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保证。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大力营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生学习的氛围,促进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上下功夫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各级工会首先要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加大组织职工、动员职工的力度,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是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再次是要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善于从倾听群众的意见入手,集思广益,因势利导,及时化解矛盾,把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办一些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四是集中精力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要大胆创新学习培训方式,积极探索工会干部培训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真正把工会干部培养成“学习型”、“实干型”的人才,使之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