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会动态 >市总动态 >市总动态

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公平正义作为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明确指出:“我们高度重视解决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改善广大劳动者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条件,维护社会性别平等和女工特殊权益,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对于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过程中,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实现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期待与向往、对自身权利的关注与尊重、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和谐,首先取决于社会发展基础上的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公平正义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价值目标,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密切联系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赋予公平正义以不同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首先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基础。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民主与法治等环节入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制度安排,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以此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促进力量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工会的不懈追求。为此,工会要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同一切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与行为做斗争,最大限度地履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神圣职责与历史使命。
  工会组织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工会作为联系党与工人阶级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这是工会的政治优势。其次,工会目前拥有1.93亿会员群众,150多万个基层工会组织,这是工会的组织优势。再次,工会参与国家相关立法和政策的制定,积极从源头进行维护,并由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劳动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而为工会依法维权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也为工会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奠定了重要基础。
  工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惠及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人民群众。因此工会要充分履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神圣职责,切实维护好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享、共享共建的和谐局面,这是工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它不仅体现了权力公平、机会公平,也体现了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只有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得到满足,才能调动其更大的生产积极性、劳动热情和创新精神。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要有民主法制做保障。因此,工会在依法维权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确保职工的民主权利的实现。
  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工会要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包括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等,在维权机制层面保证劳动关系调处中的公平正义的实现,以满足广大劳动者的新要求与新期待。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
下一篇: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